

( 1) 东洋炭素公司是日本最早 、 也是最重视利用冷等静压设备来开发各向同性石墨的企业 ,远在 50
年代末就与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合作研制各向同性石墨 。 经过 10 余年反复实验 , 耗资 2 亿日元 ( 折合
人民币约千余万元) , 几乎使公司频临破产 , 最终取得了成功 。 这种新材料问世不久 , 就获得了市场的
确认 ,而且需求不断增长 。公司以此为契机 , 1974年投资 12 亿日元在香川县新建了大野原工厂 ,强化了大型各向同性石墨的批量生产 。1976 年公司各向同性石墨的年产量达到 600 t , 一年后又扩大到840 t 。 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有很关注这一被称为划时代的新材料 ,不仅于 1978 年 4 月 、 1979 年 2 月先后授予科学技术奖与福田发明奖 ,还于 1979 年提供科研资助金使东洋炭素公司与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进一步合作开发高密 、 高强的各向同性石墨 ,即后来的 ISO 系列 。 各向同性石墨在半导体工业 、 电火花加工 、 连铸技术部门 、 火箭喷咀和核反应堆的应用中获得了出色的成绩 ,不仅使该公司的声誉大振 ,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迅速发展 。1985 年 7 月该公司又投资 35 亿日元建设了拥有生产各向同性石墨最现代化工艺装备的诧间工厂 , 确保各向同性石墨生产的规格可达 Φ 1 500 mm × 3 000 mm ,年产量为4 800 t 。 进入 90 年代以来 , 该公司密切配合半导
体 、 连续铸造 、 电火花加工及核反应堆等对各向同性石墨需求 ,取得了更好的业绩 。1996 年公司各向同性石墨的年产量达到 7 000 多 t , 占 世 界 产 量 的35 %。 公司各向同性石墨的生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在国际上也名列前矛 。( 2) 东洋碳 ( 卡朋) 公司是一家曾为日本各向同性石墨 的 发 展 起 过 促 进 作 用 的 企 业 。它 创 建 于1918 年 ,拥有资金 22 . 5 亿日元 ( 1985 年 9 月统计) ,年产值达 192 . 2 亿日元 ,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电极 、化工不透性石墨 、 特种用炭 、 电刷等 。 电极所占的产值比约为 60 %。 80 年代初 ,该公司为改变与扭转炼钢用石墨电极销售不景气的局面 , 致力于各向同性石墨的开发 。1982 年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当时国内最大的 Φ 1 500 mm 冷等静压机等设备 , 1984 ,
1985 年又投资 15 亿日元强化焙烧 、 石墨化 、 浸渍与机加工设备等[ 4 ],使该公司各向同性石墨产量大幅度提高 ( 1983 年 300 t ,1984 年 500 t ,1985 年 700~800 t ) 。 公司为达到非人造石墨电极产品的销售额为 50 %的奋斗目标 , 积极开发特种用炭 , 特别是各向同性石墨在半导体 、 化工 、 冶金 、 电机等尖端领域中的应用 。 1992 年该公司被东海炭素公司兼并 ,尽管如此 ,该公司在开发各向同性石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为日本各向同性石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3) 东海炭素公司是目前日本各向同性石墨生产 、 科研 、 应用等方面可以与东洋炭素公司抗衡的一家企业 ,也是它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 从历史 ( 1918年 4 月创建) 、 规模 ( 1989 年资本金 76 亿日元 、 产值304 亿日元 、 职员 868 名) 来看 , 该公司是日本最有实力 、 最悠久的两家炭 - 石墨企业之一 ( 另一家是日本炭素公司)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炭 黑 ( 占 产 值
50 %) 、 人造石墨电极 ( 占产值 30 %) 、 化工石墨设
备 、 炭纤维复合材料 、 特种用炭和电刷等 。80 年代初 ,公司确立了推进炭素工业精细化 、 大型化的长期经营战略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大型各向同性石墨中去 。 作为该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是两次增强田浦工厂各向同性石墨的生产设备 , 使该产品的月产量
由 1982 年的 50 t , 增加到 1985 年的 80 t 。1986 年还为加强科研能力专门成立了田浦研究所 。1992年春 ,东海炭素公司兼并了东洋碳 ( 卡朋) ,公司使公司的规模 、 技术水平 、 产品质量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到 90 年代中期 ,公司的田浦工厂各向同性石墨
的月产量就达到 230 t , 在国际市场上名列第 2 。 在跨入新世纪前夕 ,该公司不满足能生产 Φ 1 500 mm的大型各向同性石墨与现有的产量等 , 耗巨资购置了 1 台国际最大级别的冷等静压机 ,并于 1999 年 3月安装 、 调试 。 这样 , 开发 Φ 2 500 mm 的超大型各
向同性石墨就有了可能 , 也为公司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品种 ,降低成本 , 从而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奠定了基础 。
( 4) 日本炭素公司尽管是日本历史最久 ,实力雄厚 ,也是世界著名的炭 - 石墨企业 ,但是各向同性石
墨的开发起步较晚 , 要次于东洋炭素公司与东海炭素公司等 。 公司发展各向同性石墨的目的是改善对人造石墨电极的依赖经营体制 , 从而少受电炉炼钢厂家减产与日元在汇率急剧升值的影响 。在 80 年代中期 ,为公司的山黎工厂投资增置了大型冷等静压机等设备 ,使 1986 年生产各向同性石墨的能力提高到 800 t[ 5 ]。 各向同性石墨感受器是半导体制造不可缺少的部件 ,当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事各
向同性石墨生产的企业都给予密切的关注 , 竞争相当激烈 ,而日本炭素公司脱颖而出 ,它通过 5 年研制
出的各向同性石墨感受器纯度高 、 S i C 覆盖膜密实 、耐热 、 耐腐蚀性能都优秀 ,取得了较早批量生产的业绩 。 可以说 ,该公司为拓宽各向同性石墨的应用作出了不小贡献 。
( 5) 日本揖斐川电气工业公司是一家从事肥料 、建筑等综合性企业 , 而炭 - 石墨制品只是它经营的一小部分 ( 占产值的 10 %左右) 。进入 80 年代中期 ,公司为了发展特种用炭 ,特别是大型各向同性石墨 , 于 1985 年为下属的青柳工厂购置了 Φ 2 000 mm 大型冷等静压机
[ 6 ], 并开始进行 Φ 1 000 mm × 2 000mm 的大型各向同性石墨的开发 , 次年就获得了成
功 ,也顺利地通过热压模上的试用 。公司将模具和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作为 2 大支柱 , 进一步加大力度去开发大型各向同性石墨 。 据 1996 年统计 ,该公司的各向同性石墨的产量不亚于日本炭素公司 。之外 ,日本从事各向同性石墨的企业还有东北协和炭素公司 、 日立化成公司和东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