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从增值税转型看模具企业装备与技术创新
2014-11-07 14:20:42


      2009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速技术改造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从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出发,初步分析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3  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

 

一是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而将原来只在东北、中部地区及蒙东和四川地震灾区部分城市和部分行业开展的增值税转型试点推广到全国所有地区及行业。为了保证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扩大内需的积极效用,转型改革后企业抵扣设备进项税额时不再受其是否有应交增值税增量的限制;

 

二是为堵塞因转型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税收漏洞,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规定,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摩托车等)和房屋等不动产投资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

 

三是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将从事工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6%)和从事商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4%)统一降至3%;

 

四是补充了有关农产品和运输费用扣除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资格认定等规定;

 

五是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六是相应地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七是为了衔接好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纳税申报期限,将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   

 

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      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对于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深远意义,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是降低企业宏观税负水平,改善财务状况,增加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投入的资金实力。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税收增速远远快于同期经济增速,两者之比(税收弹性系数)一路攀高至2007年的2.72,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整体税制呈累退性的国家中(理论上说税收弹性系数应该小于1)足以说明其税收增速长期处于超常状态。税负过高、增长过快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实力。而本轮的增值税改革则为在保持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企业税负水平提供难得的机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预计,考虑了企业增值税减收和企业所得税增收的双重因素,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使企业减轻税负达1200亿元;

 

二是通过降低企业更新技术装备和开展技术创新的成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的实验、小试、中试和批量化生产有赖于大量先进实验设备、器具、器材的投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研发设备投入的进项税款可以抵扣,且这一抵扣通常会高于退税额,从而降低了企业研发的实际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值税转型将刺激企业增加对先进技术装备与配套投资,并使企业对先进装备的投资周期明显缩短;

 

三是通过实现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平等竞争,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装备的实际应用并扩大替代进口。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国产装备制造商与国外设备厂商处于平等的竞争对位,而取消对进口设备的免税政策,更有利于国产设备替代进口,对于加速我国自主研发、加快国产设备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振兴装备制造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
发。由于本次增值税改革提高了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品的增值税税率,进而间接地推升了资源性产品价格,这将有助于产业界加大对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

 

五是通过减轻广大中小企业的税负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大幅度减轻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中小企业能够具有更多财力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分析     

 

尽管本轮增值税改革出台的时机正处于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国内经济增长遇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危急时刻,要准确地预测和评价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先期推出的东北三省、蒙东地区及中部省区26个城市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这一改革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未来基本走向的影响方式。 

 

3.1  对不同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不同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主要受到行业更新改造投资规模的大小、企业规模结构、行业技术及主要装备发展速度、行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程度和主要技术设备的国产化程度、研发投入当中设备投入所占比例、行业的所有制结构、行业整体所处的景气周期、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理论上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基础行业和高科技企业受益较大,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受益较少。但由于许多高科技企业的主要研发投入为无法抵扣的人力成本投入而不是设备投入,因此,在东北地区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中,收益最多的是那些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同时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和劳动与技术双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并非软件等单纯的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但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相关行业加大技术改选力度的鼓励,将相应增加对高新技术生产设备的市场需求,由此使高新技术产业间接受益。采矿业、石油加工、医药制造、化工、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仪器仪表、电力电气等处于行业技术高速成长阶段、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技术自主化和主要设备国产化程度低、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其行业技术创新将会从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受益较多。而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的技术创新则受益较少。由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也正是当前制约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行业,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加速我国产业技术升级进程、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2  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行业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整体发展速度等因素。相对而言,主要集中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大企业比例较高,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守法程度最高的国有企业将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受益最多。国有企业既得益于税负水平的降低,也得益于竞争环境的优化;其次是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而主要投资于服务业和轻工业的港澳台企业受益相对较少。外商投资企业的情况则可能有较大分化,外商合资和外商合作企业应该好于外商独资企业,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要好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但就总体而言,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要远远好于外资投资企业。

 

  3.3  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各类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大中型企业可以从允许采购设备进项税额的抵扣中获益,而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从税率下调中获益。但对于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则会因行业、企业、技术装备及技术进步状况等多种因素而异。由于大型企业多集中在冶金、钢铁、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因此,大型企业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收益会比较高。而中小企业则既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可能是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企业,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获利程度要明显小于大
企业。

 

  3.4  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技术结构等不尽相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不同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从东北及中部地区的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实践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更加有利于以资本密集型产业见长的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老工业基地,而对于华南、华东等以加工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的收益相对会少于老工业基地。大企业集中的大中城市的受益程度要远远高于小城镇。

 

  3.5  对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发展从孕育、生存、发展、成熟到衰落、蜕变的过程,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企业也必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处于孕育期的企业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投资活动,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有效地帮助处于孕育期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和装备基础的形成,增强其研发活动的后劲;处于求生存期的企业,由于此阶段的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发展波动大,投资幅度小,因此增值税转型对于此阶段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较小;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投资改进技术装备、开展研发活动,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处于此阶段的企业会有较高收益;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企业经营已经进入平稳阶段,装备投资及技术改造的活动明显下降,增值税改革对于处于此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较小;处于衰落期的企业投资活动大幅萎缩,也无法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获准;处于蜕变期的企业,往往需要大幅度增加新技术装备的投资以获得革命性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其技术创新活动从增值税转型改革中受益一定较多。

 

  3.6  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      本轮增值税转型将改变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成本对比,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将产生导向性影响。一方面,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设备投入成本、缩短了技术设备的投资回收期,使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提高了企业技术引进的成本。这“一升一降”必须导致企业今后在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自主创新而不是技术引进。但是,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技术开发设备的投入成本,而对于技术开发中的人工成本则没有影响,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选择节约劳动型技术发展路线还是选择节约资本型技术发展路线时倾向于后者而不是前者,这在可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一些干扰。

 

 

  4结论    

 

  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一项对中国现实及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改革,也必将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和投资能力、降低了企业技术装备购入成本、消除了采用国产装备与购入进口装备的税负差异、提高企业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收益率、缩小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收益差距等途径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不同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增值税转型对于资本密集且附加值较低的行业最为有利,对于劳动密集型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则获益较小;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益处最大,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特别外商独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则可能会一定影响;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各种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有益处,相对而言,对于投资能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的益处可能会优于小企业;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各类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有益处,但收获最大的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比较集中的东北、华中、西北等老工业基地集中的省区,而对于华南、东南等新兴工业基础的好处要少于老工业基地,大城市的受益也远远高于中小城镇;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处于企业孕育
期、高速成长期、蜕变期阶段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益处较多,但对于处于企业生存期、成熟期和衰落期阶段的企业技术创新则收益较小;增值税转型改革还将促使企业更多地采购国产设备和国内技术实现替代进口设备和引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但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